【主廚的餐桌筆記】沒有味覺,該怎麼當廚師

主廚需要不斷創新的特質,也許革新性要很高。看了主廚的餐桌第二季的某一集,有幾個片段很有感覺。

「沒有味覺,該怎麼當廚師?」

這個主廚在他如日中天,開了自己的餐廳後,發現得了口腔癌第四期,醫生初步診斷要切除部分的舌頭並且化療,後來又去了一家醫院,以化療方式進行,但卻沒有了味覺。在他唯一能做又熱愛做的事情無法在他手中完成時,他該怎麼辦?

他開始用畫的,他發現廚師的創意不是靠舌頭,而是靠腦袋,他把自己所想的創意跟配方用畫的,然後讓夥伴嘗試跟完成。夥伴們訴說著主廚的病可能讓他知道怎麼當一個主廚,不再只是親力親為,而是廣納所有的人意見。

主廚說,一個廚師有時會認為自己要用刀工、煎煮的技術來被人記住,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不斷有新的想法,透過眾人之力完成,例如讓糖飄起來,還有很多有趣的用餐體驗可以被創造,可以更有趣更新穎。

他們決定將餐廳休息整修,除了全新的菜單、訓練廚藝技術、以及用餐環境改變,創新的服務流程,我想這樣的決定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創新意味著可能失敗的機會,然而對自己的創新,或者說眾人之力的創意及不斷的實驗驗證,可以成為最好的靠山。

課程工作也是。開課10年,從以前很想要成就在我,關鍵在我的態度雖然還是偶有存在,但畢竟一人之力太薄弱,集眾人之力才能做大,也才能有更多創新及速度的加入。

主廚說,要成為一流的餐廳需要及眾人之力,那要成為一流的開課單位需要什麼呢?

要有好的課程規劃師看得出什麼樣的課程及老師能帶給學員好的正向改變,也要有創新的廣宣團隊,以及流暢及貼心的服務流程,以及不會壞掉的麥克風(哈哈哈哈哈!)

一流的餐廳,需要站的高、看得遠,勇於挑戰創新,不怕失敗的主廚,一流的開課單位也是,失敗後再戰就是了,怕就怕再也無感於創新的熱情,不論這創新是針對課程、老師學員服務,還是流程。

期望自己的熱情不要被一點又一點的妥協跟限制給磨光,也期望自己能夠透過一小點又一小點的想要做些什麼有趣的事情,能不斷的重新再來。

重新再來,打掉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