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這麼大,清明第一次包潤餅。
還記得有次去嘉義,朋友說某家潤餅是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的,問我要不要買。
「不要,我不喜歡吃潤餅。」
承接我娘的「不愛潤餅情節」,我們總喜歡把東西分開吃,所有東西混在一起,讓人焦慮,到底會吃到什麼味道都不知道。
「這比外面的潤餅,好吃太多了」在我們準備好所有食材,娘動手包了潤餅,吃了第一口。
前言。
11:10 我娘叫我姐要回來包潤餅,我立刻叫我姐回來救我,我思前想後覺得我的房門要被敲了,果然,娘只多給我10分鐘在床上 打混的時間。
昨天爸提議要包潤餅,於是爹娘去菜市場買菜跟潤餅皮,材料包含:紅蘿蔔、高麗菜、豆芽菜、蛋皮、豆乾、紅糟肉、潤餅皮、花生粉加糖、菜脯。
東西買回來,做要靠小孩(40歲),做不下去時要靠孫子(10歲),看不下去時,大人(70歲)會插手。
老爸說,我們家庭的緣分深,都在身邊。
我光切紅蘿蔔就切到手軟,我弟開火準備炒紅蘿蔔,娘看我切太慢,把菜刀搶去切高麗菜,叫我去打蛋(前天在全聯搶到的泰國蛋),我姐跟可可這時候回來,趁機退場出廚房。
一個廚房不能擁有三個大廚,我娘、我姐、我弟,也不能容下不知如何是好的下手。
我跟可可在房間開始混,她在幫我做手機背後的自製貼紙, 阿宏這時候回到家。中途,可可被叫去幫忙切東西,然後我又跑出來切肉,解救可可的工作。
一陣混亂上桌,開始包潤餅。
可可很認真的開始包潤餅,大家都說要讓她自己包,結果一個幫她夾肉,一個問她要加多點蛋,一個說多撒點花生粉,是個蠻熱鬧的包潤餅過程。
我們家很有趣就是每個人都說要給對方自己包,但都會加入自己的意見,就是個家族習慣跟喜好。
爸說豆芽菜要多點,我說花生粉要多點,每個人吃完第一個都會知道自己比較喜歡哪一種包法,然後再下一次修正調整。
結果發狠撒花生粉的我後悔了,為什麼我射箭瞄準點調整的狠勁不像撒花生粉的狠勁呢?花生粉也修太過頭了,好甜,潤餅只剩下花生粉的味道了。
然後又下一秒瞬間,姐跟可可跟阿宏回去打掃跟寫功課了,一切喧鬧又歸於寧靜。
清明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也要保留一點清明的空間,這樣倒是挺好的。
然後我等等也要去洗碗,廚房的下手終於要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