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的路,就代表你自己

在辦美語營的這個月,我大概不下數十次跟我娘說,「假如小時候把我送到美語營,我一定大生氣大哭」。

辦了推廣教育這麼多年,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質,會吸引跟這個牌子合拍的人,一個營隊也是, 吸引到的家長及小朋友特質也會很像。

我從小就是內向的小孩,也不會跳跳唱唱,但進入了一個團體為了表現融入,又不得不逼自己,所以很討厭這種營隊,但昨天在美語營彩排時,我卻突然有一點感動。

小朋友在台上認真的彩排著這幾天學到的歌曲,跟著老師的動作,每個投入的眼神真的很迷人,在那一短短時間,他們就這樣跟著老師的動作,唱著念著自己的台詞,走著屬於自己的位置。

也許多嘗試是件好事吧!

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或許真能引發內向小朋友部分的特質,在散場時,小朋友與外師中師小隊輔的互相揮手擁抱時,突然有一種,「啊!好啦!但我還是不適合參加,但我至少適合辦吧」

每個品牌都會吸引適合的人,而我每次手中的營隊都是神經病的壓力大又複雜,而且一順利辦完就覺得無聊,多年下來,我想這個跟我的特質很合,跟我想太多腦袋構造一樣。所以說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回過頭也看看這條路長怎樣,應該也恰巧是自己的特質。

原來我已經不是內向了,而是神經病、壓力大、又複雜,又喜新厭舊,就是我對自己特質的結論。

亦即,很多事都是我自找的。

發表迴響